发布时间:2025-04-18 09:39:30
托轮通常采用耐磨材料(如50Mn、40Mn2合金钢)制造,表面经过淬火处理(硬度达HRC45-52),其主要作用及功能可总结如下:
1. 支撑履带,维持张紧度,避免因松弛而引发脱轨。
2. 减少履带振动与横向滑移,保护其他底盘部件(如支重轮、驱动轮)免受异常磨损
3. 导向与稳定履带运动
4.部分设计中,托轮还承担辅助导向功能,帮助履带沿直线运动,防止其跑偏或与底盘其他部件发生干涉。例如,在挖掘机转向或崎岖地形作业时,托轮能增强履带的稳定性。
托轮(托链轮)作为工程机械履带底盘或支撑系统中的关键部件,其常见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1. 润滑不良导致的故障
漏油或油封损坏:托轮内部润滑油泄漏会导致轴承干摩擦,引发异响、发热甚至烧结。漏油通常由浮动油封老化、密封圈损坏或安装不当引起 。
润滑不足:未定期加注润滑油或油品变质(如混入水分、杂质),会导致托轮转动阻力增大、磨损加剧。
2. 磨损与表面损伤
轮缘或沟槽磨损:长期与履带链轨摩擦可能导致托轮凸缘或沟槽不均匀磨损,严重时引发履带脱轨或啃轨现象。
表面剥落或压溃:铸造缺陷、局部应力过大(如接触应力超限)或材料疲劳会导致托轮表面出现点蚀、剥落或压溃
轴向或径向磨损:因轴线不正或受力不均,托轮可能出现单侧偏磨,形成台阶或沟槽。
3. 安装或调整不当引发的故障
轴线不平行:托轮与履带或轮带的中心线不平行(如“八字形”安装),会导致滑动摩擦增大、表面划伤或轴向窜动。
履带张紧不当:履带过松易导致托轮受冲击加剧;过紧则增加托轮负荷,加速磨损 。
4. 结构损坏
托轮轴断裂:过盈量过大、疲劳应力集中或锻造缺陷可能导致轴端断裂,常见于回转窑等重载设备
轮体开裂:铸造缺陷或装配应力过大可能引发托轮轮体开裂,尤其在高温工况下
5. 外部环境影响
泥水或杂质侵入:托轮长期浸泡在泥水中或周围堆积砂石,会阻碍转动并加速密封失效
热辐射影响:高温环境(如回转窑附近)可能导致润滑油失效、金属材料热变形
6. 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
履带行走习惯不良:挖掘机前行时驱动轮在前会增加托轮受力,长期如此易损坏托轮
超负荷运行:设备超载或频繁急转向会加剧托轮磨损。